我市將舉辦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剪紙交流展示活動! |
文章來源于:湖北沔街工藝美術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: 2015-09-0 |
仙桃文化源遠流長,雕花剪紙又是仙桃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,仙桃剪紙又稱“沔陽刻紙”,俗稱“花樣子”。08年,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;10年入選聯合國文化遺產名錄;仙桃市被授予“湖北省剪紙藝術之鄉”稱號。 仙桃雕花剪紙的制作工藝十分講究,畫草圖就注重借鑒年畫題材,吸收國畫的線描手法,汲取裝飾畫的簡化、夸張、變形等造型特點,運用花鳥畫的結構和書法的形式,達到版畫 黑、白、灰分明的效果。與其他地方相比較,仙桃雕花剪紙主要在刀法上獨具高超技藝,歷代雕花藝人從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一套日臻完善的妙招,講究的是“握刀要正,下刀要順,開片要嚴,行刀要勻”。 下圖為沔陽名歌《小女婿》。
剪紙是中國漢族民間美術形式之一,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,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、美化、吉祥的特征,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,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。 如下圖《十二生肖福字圖》,不僅僅刻有十二個時辰,還巧妙的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十二生肖。
剪紙這門藝術在中國廣為流傳,現在,剪紙更多的是用于裝飾。剪紙可用于點綴墻壁、門窗、房柱、鏡子、燈和燈籠等,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,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。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。
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,猶如一株常春藤,古老而長青,它特有的普及性、實用性、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征意義。過去,這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,并且還被人們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。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,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勞作并掙工錢。今天,有許多學藝術的人都將剪紙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,如:舞蹈《簡化女》、《剪紙娃娃》等。
相信,在大家的努力下,剪紙這象征著中國的工藝制作會被發揚光大!
|